
深度解析 | 民族歌剧《山海情》的沉浸式舞台扩声音频系统!
发布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
郑重声明:文章由企业提供或转载,上传图片均未经审核,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果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和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山海情》是国家大剧院在2022年推出的原创民族歌剧,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国家大剧院联合出品,于2022年国庆期间首演,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的一部作品。

《山海情》已经连续两年在国家大剧院为观众带来精彩绝伦的演出,均使用了L-Acoustics的L-ISA沉浸式扩声系统,同时这也是国家大剧院自制剧目中的首次采用。

在音乐创作上,《山海情》结合了西方音乐剧的模式,吸收了宁夏“花儿”等民间音乐元素,打造了一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与民族音乐风貌的现代歌剧。为了让歌剧版的《山海情》在艺术表达上更加丰满、更有张力,并符合当代审美的舞台视觉效果,由音响设计何飚带领的音响团队在充分考虑了艺术表达需求、场地条件、设备条件等情况下,为该剧设计了一套L-ISA沉浸式的舞台扩声音频系统。
借此机会,就以《山海情》2022年首演为例,接下来将通过本文解析《山海情》沉浸式舞台扩声音频系统的构成、制作思路和实施方案,并列举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歌舞剧沉浸式案例。
目录
一、剧目扩声需求概述
二、场地情况分析
三、沉浸式系统应用综述
四、扩声系统
五、调音台系统
六、拾音系统
七、追踪系统
八、结语

本次演出场地为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该场地观众席共2207座,观众席长30米,宽25米,共分为4层,高度差为19米。观众席区域混响时间为1.6秒。舞台表演区域宽18米,深40米。原本其音频系统为左中右制式,同时具有拉声像扬声器位置,所有扬声器均为暗装。舞台前部具有单点承重为150千克的吊杆,可以用来外挂设备。侧台具有灯光吊笼,侧目杆等可以进行设备的安放及吊挂。
三、沉浸式系统应用综述
根据剧目需求及场地条件,本次沉浸式系统采用了明挂及暗装相结合的形式,并辅以追踪系统对演员进行追踪,自动分配音频位置信息。本次所采用的沉浸式舞台扩声音频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大的系统模块:
1. 沉浸式扩声系统

在立体声或左中右的扩声系统当中,扬声器组间的相关性比较强。以立体声制式为例,左右声道中含有比较多的相同成分,以制造声音在中间的“感觉”。但实际上,由于这些相同成分的存在,往往会产生梳状滤波效应,对于刚好处于特定位置的观众来说,某些信息发生了不必要的增强或衰减。而沉浸式系统当中由于每个扬声器组的信号相关性很弱,自然就减少了产生干涉的可能。
2. 更广泛的“音画一致”观众区域


同时还可以接入第三方控制系统,例如本次演出所使用的BlackTrax追踪平台,通过rttrp协议连接。这一部分将会在第七章-追踪系统当中详细进行介绍。
4. 空间引擎(Room Engine)的应用

通常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团队可以通过多次的排练、预演,通过对重点位置,重点章节进行编程调用来满足艺术创作和保障演出安全的需求。但这对于演员和音频团队来说,要求非常高。另外一种更为高效的方式,就是自动化空间位置信息处理,调音师只需专注于对于音质和音量平衡的把控,声音的空间位置信息和调整,交由追踪系统平台和沉浸式音频处理器来共同完成。
四、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共使用各类型扬声器76只,所有功放均接入了L-Net通过L-Network Manager软件进行监控。场景建模则使用了业界最先进的3D建模软件SoundVision,对声压级,覆盖等情况进行精确的模拟和预测。下文将按照扬声器的功能类型,分别做简要说明。
1. 沉浸式系统

Frontal场景扬声器共7组,其中吊挂的5组,由40只Kara扬声器组成,每组8只,覆盖所有听音区域。在L-ISA沉浸式当中,其理念是每一组扬声器应当覆盖尽可能多的听音区域,每组应至少覆盖观众席的80%。这与传统的扩声当中强调音箱指向性的做法不同,其原因是前文所提到的扬声器信号相关性变弱,声音的清晰度受到梳状滤波效应的减少。所以声景扬声器选择了水平覆盖角为110度的Kara。

由于沉浸式吊挂的5组Kara在位置上虽然可以覆盖前排观众,但位置略高,台唇位又不具备放置前补扬声器的条件,所以音响团队经过测试,结合现场听音效果,在台口两侧各使用了3只A10扬声器,接入立体声信号,作为前区补声并起到拉声像的效果。同时也可作为演出最终的备份系统。
3. 返送系统
舞台返送
为了令视觉效果达到最佳,在舞台上并未使用传统的地面返送,而是使用了Syva+Syva Sub的组合,垫高在台口及假台口位置,一共四组Syva+Syva Sub使用立体声信号,覆盖整个舞台。
指挥及首席小提琴手返送
在乐池内,乐队指挥和首席小提琴手各配备了一只5XT使用单声道信号作为返送。在返送的选择上,由于乐池内本身部有多只拾音话筒,且空间有限,在返送和信号的选择上,都遵循了极简的原则。
合唱返送
在侧台还有由30人组成的合唱队,合唱队也使用了5XT作为返送,使用单声道信号。
候场返送
在舞台两侧吊笼上,还各吊挂一只高达尚A15扬声器作为候场返送。
4. 环绕声音效系统
环绕声音效通过调音台系统直接接入到了大剧院的环绕声系统。充分利用了现场设施。
五、调音台系统

对于多通道的无线话筒拾音应用,保障无线信号稳定、频率使用安全是重中之重。在无线系统链路设计上,主要节点均采用冗余方案,包括天线合并器、天线分配器射频A、B链路均采用独立设备进行射频信号合并与分配,保障系统安全。
同时,音响团队在现场架设了一套SHURE Wireless Workbench无线话筒频率监控系统以及频谱管理器,全天候对现场射频环境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及时调整使用频率,同时对无线话筒音频信号、电池工作电量进行演出监控,保障演出过程中无线设备的安全应用。

作为国内首个使用BlackTrax动态追踪系统的原创民族歌剧,是前沿科技与传统舞台剧的碰撞与结合,看看会擦出什么不一样的火花。大型歌剧都以庞大的舞台布景设计、灯光色彩运用、视频回放等等多种手段创造不同的情景环节和空间转换,运用不同的视觉效果配合演员的对话,带领观众进入剧目的氛围中。BlackTrax与L-ISA系统相结合,将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听觉冲击。

硬体设备进场前,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整理图纸和设计系统。经过与各个工种的讨论和交流,最终确定了整个舞台的结构和机械运动,同时了解演员的走位,这让我们在布置传感器时更加有针对性。Wysiwyg负责红外线传感器的设计,同时能够提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安装角度、覆盖面积以及模拟覆盖画面等多项数据,这些数据都能够帮助在实际安装中,一一对应数据来辅助安装传感器。

?台口位置传感器覆盖图
整个舞台台口宽度约为20米,深度约25米,总共使用了13个红外线传感器覆盖整个舞台区域,我们把整个舞台分成了前后两部分进行覆盖,分别是台口到主舞台部分和弧形LED屏幕后方。主舞台部分共使用了8个传感器进行覆盖,分别在耳光室、假台口、第一道幕安装了对应的传感器。后区部分分别在顶部的灯杆、第三道幕、第四道幕分别安装,提供了整个舞台区域的全面覆盖,无论演员走到哪里,都能够被BlackTrax系统捕捉。

来源/华汇音响